近日,“县在起航”--县级公立医院医院管理及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的医院管理培训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培训班资深师资聚焦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给200位各省县级医院院长上了一堂生动的、面对面的教学课。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管理咨询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陈晓红表示,医疗质量的管理和持续改进要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县在起航”项目给县级医院院长搭建了学习平台,助力现代化医院制度的建立,助力强基层以及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医疗质量改进重在细节
“入院准备中心统筹全院床位,是不是也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安排?”“出院带药中心在满足便捷的出院服务时如何提供优质的药患沟通?”会议当天,与会者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参观学习,都振奋于该院大胆的尝试,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该院院长黄东胜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运行,这些曾不被看好的改革使该院彻底变了样。“以前,经验式管理虽然能带动医院运行,但弊端很多,医院管理亟待科学化。”该院选择使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研究的现代医院理论与管理工具来进行管理,从年初计划医院目标如学科建设、医疗任务等各项指标,到不同科室、不同岗位分解任务,落实执行目标,再到职能科室监督分析过程跟踪,最后总结出阶段性成效与需要改进的方面,然后进入下一轮改进工作中。
陈晓红表示,通过上述系列工作,医院管理形成闭环,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据介绍,2018年,浙江省人民医院通过对上一年工作的总结,又开展了285个新的质量改进项目,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推动医院这艘巨船继续远航。
经过几轮的持续改进,浙江省人民医院的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如神经内科静脉溶栓的响应时间遇到瓶颈,直接影响了溶栓的疗效。
时间都去哪儿了?围绕这个问题,该科从患者发病时间、接到通知时间、挂号时间以及影像环节、检验环节、取药环节、配置环节等逐个分析,压缩每个环节的时间。即使针对最简单的取药环节,他们都推出了两项整改措施,一是药剂科急诊病房负责临时备药,二是医护人员代替家属提前取药、床边备用。
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的实施,2016年,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DNT)中位数38分钟,且DNT≤40分钟的比例达65.3%。到了2017年上半年,DNT中位数做到了小于35分钟,且DNT≤35分钟比例达到了60%。
今年,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工作重点仍是质量与安全,“这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而且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黄东胜说。
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改进
因为每个改进措施都给医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进步,无论是职能科室还是临床科室,乃至后勤科室,浙江省人民医院的积极性被释放出来,用医院管理研究所的现代医院管理理论与工具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已经成为常态。
“由于之前形成的管理惯性,医院领导往往很难发现问题。使用我们的管理工具,借用第三只眼来客观地评价、指导,能更加准确地帮助医院发现问题。”陈晓红说,医院管理所在全国范围内选拔评审评价员,并对其进行严格训练,用专业的眼光来审视问题。截至目前,通过理论培训的评审评价员已有800余名,有400多家、15类医院使用该管理工具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以前,院长对医院的认识是碎片化的,现在系统化了,也将原来踢足球式的管理方式变成了打篮球,互相配合。”陈晓红说。
400多家参与其中,也就意味着有400个领导班子达成了共识,愿意扯开掩盖自身缺陷的遮羞布,接受专业化的指导,查找问题、解决问题。陈晓红和黄东胜都表示,领导班子转变理念,以开放的心态来管理医院,达成共识,是创新医院管理方式方法的前提。
助力县域医疗水平提升
会议结束后,参会县医院院长们纷纷表示,收获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更有院长在会议沟通群中写道:“此次培训紧抓主题,切中要点,形式新颖,安排周密,专家老师的授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让我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记者获悉,“县在起航”--县级公立医院医院管理及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医院管理培训项目由医院管理研究所于2015年发起,在辉瑞中国的支持下,已经连续举办了9场医院管理培训,通过课程培训和标杆医院实地观摩,目前已有近千名医院管理者参加。
除了医院管理模块外,项目还包括临床专科建设培训、“千人计划”、培训教材编写等。截至目前,项目已经举办了19场临床专科培训,有2000多名医师参加;开展了43场远程培训,覆盖了近万名临床医生。“千人计划”短期交流学习项目选取了全国10家著名三甲医院的14个科室作为培训交流基地,举办了14期,300多名基层骨干医生参与。项目所包含的4个重点专科领域教材已全部出版。此外,有7家医院参加了持续改进项目,系统诊断医院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医院提供个性化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案,帮助县医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