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移动端成了搜索乱象“重灾区”,有知名搜索引擎手机客户端被曝输入疾病名称却搜到定制广告和山寨链接,不当竞价排名也重新抬头。花钱买排名,竞价推广无底线;输入关键词,山寨链接跑前面;一次搜索后,广告“轰炸”惹人嫌……移动搜索渐成搜索“黑洞”,极大地引发了网民的不信任感。
虽然互联网竞价排名是一种存在已久的商业运营模式,在国外也有比较成熟的广告模式,但前提是要按照相关法律、行业道德规范等,把握好竞价的度,必须标识清楚广告;并且不能压倒自然搜索结果,尤其对医疗、教育、银行、政府机构等民生高度关切领域应采取特殊处理,“善待”公众搜索中的刚需。
况且移动搜索端与PC端不同,它集合了更多的个人数据,比PC端更容易精准抵达用户,不夸张地说,用户的每次点击都有可能被存档。正因此,在医疗、教育、招聘、生活类信息搜索中涉及的个人敏感信息,更容易被搜集进而实施精准营销或广告轰炸。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日益繁荣,相关法规也接连出台,比如,首个搜索引擎行业管理的部门规章《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明确界定搜索引擎广告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法规为搜索引擎乃至互联网行业规范、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对不当竞价排名和虚假广告的处罚力度仍然比较弱,难以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威慑力。
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一季度中国移动搜索用户规模增至6.66亿人。如此巨大的流量对互联网企业而言的确是丰厚的市场,但在强调经济利益的同时,这些企业更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坚守底线,提高搜索质量。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