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

海淘假货多:奶粉罐上扫出微信个人公众号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行业 > 正文  2018-07-16 09:46:01 来源:新华社

随着消费升级,中国消费者海外购的需求愈发强烈,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兴起和微信圈“人肉”代购的出现让消费者“足不出户淘遍全球”。但同时,随着“海淘热”的持续升温,商品真伪鉴定难、退换处理难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

海淘“淘”到疑似“假”宝贝

新手妈妈赵女士最近在某海外购网站购买了10罐高培冰纯羊奶粉。随后赵女士发现,冲调出来的奶粉不仅底部有黑色沉淀物,而且全英文罐体上的二维码还扫出了个人公众号。当宝宝喝到第二罐的时候甚至出现满脸湿疹的情况。她向商家索要清关证明被拒,商家以商业秘密为由在为赵女士提供的奶粉采购单上,将采购时间、条码等做了马赛克处理。赵女士认为对方销售给自己的奶粉是假冒伪劣产品,但是商家让其出具假货的鉴定证明。最终,经过深圳消委会调解,商家退回了其未开封的8罐奶粉。

2015年8月26日,河南省平顶山市消费者张先生在淘宝网一品全球海外购花费9180元购买了一块欧米伽男表。2018年3月27日,他发现表走得有点快,于是到郑州欧米伽售后去维修,欧米伽售后负责人告知张先生此表为仿冒产品,不予保修。虽经当地消协调解,但因张先生无法获得产品真假鉴定证书,卖家不予退货,张先生维权无果。

中国消费者协会商品服务监督部主任皮小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随着‘海淘’的兴起,跨境电商平台的投诉量呈显著增长趋势。中消协现在每天收到的跨境电商问题投诉咨询主要集中在跨境电商平台疑似售假、售后维权困难、进货渠道难判断等方面。”

“支持专柜验货”成空谈

疑似假货,但是又不确定,找商家维权却又无凭无据,这让许多“海淘”消费者十分纠结。而对于这些人的遭遇,国内代理商却并不支持为他们提供“专柜验货”。

“消费者‘海淘’遇假后,商家一般要求消费者出具正规检测机构或品牌商假货检测报告,但由于检测费用、检测机构渠道、检测标准等因素,消费者通常无法出具正规渠道的检测证明,只能凭手感、触觉以及使用情况等判断疑为假货。”皮小林说。

“由于受进货渠道、专利产品商业机密保护等因素的影响,‘淘’来的商品很难得到国内代理商的正品鉴定。因此‘支持专柜验货’也就成了空谈。”皮小林表示

2018年2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17年“双11”网络购物调查结果。在“海淘”商品鉴定方面,体验人员实际购买了93个“海淘”商品,涉及37个品牌,但仅有19个品牌的商标权益人或授权人愿意对样品做真伪鉴定,结果显示16个样品涉嫌仿冒。

那么,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是否能做出正品判断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乐粉鹏对记者表示受限于检测标准的缺位,第三方机构只能检测产品是否满足国家标准。消费者只有通过产品的购买渠道和一些产品的防伪标识来分辨真伪。

真假难辨让消费者的知情权难以得到保障,而记者调查发现多家跨境电商平台不支持7日无理由退货。这也直接剥夺了消费者的“后悔权”。这意味着,消费者一旦怀疑入手假货,将面临难以鉴别真伪且难以退货的尴尬局面。

权威鉴定机构亟待建立

如何填补“海淘”商品鉴定空白,维护“海淘”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第三方鉴定机构和品牌方可以共建海淘产品鉴定中心,一方面鉴定质量,另一方面鉴定真假。同时应督促品牌方履行责任,关注消费者真假鉴定诉求。”皮小林说。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剑桥建议,首先需要在法律层面上进一步明确商标所有人的鉴定权利和鉴定义务与责任,其次明确销售者对产品真实来源情况、获得合法授权情况等负有保障和信息披露义务,或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保护消费者知情权。

“据我了解,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海淘’商品的鉴定标准,现实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品牌商标的权益人或授权人鉴定真伪。因此,在‘海淘’消费越来越普遍的背景下,亟待探索建立适合现实需要的监管机制和鉴定标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国外品牌在华分公司可以开展真伪鉴定业务,同时鼓励开办针对海淘产品的第三方公立的鉴定机构。

刘俊海认为,品牌企业也应做好善意的风险提示,告知消费者如何识别真假。对于不讲诚信的海淘平台,监管部门应及时纳入失信黑名单。

关键词: 海淘假货 奶粉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