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感谢中信银行及时办理了470万元的‘无还本续贷业务’,解决了我们转贷资金临时周转的大问题,让我们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味顶佳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孝右欣喜地说。
该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食用农产品初加工和粮食生产加工的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今年3月,公司在中信银行的470万元贷款到期,归还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中信银行温州苍南支行得知这一情况后,为其申请办理了“无还本续贷”业务,还款时间从2021年3月延期至2022年3月15日,并争取了优惠利率。
去年以来,实体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尤其是小微企业受到了不小冲击。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特别是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人民银行创新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激励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大幅增加信用贷款投放。今年4月初,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实施期限有关事宜的通知》,决定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实施期限至2021年底。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落实为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要求,通过提供“无还本续贷”产品、贷款展期、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有效减轻小微企业还本付息压力。
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小微贷款“量增、面扩、价降”,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显著。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到31%。6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3%,创有统计以来新低;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8%,较上年同期下降0.0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雨露甘霖”浸润小微企业
“受到国外疫情影响,公司代理的系列产品暂缓交货,货款达到近2000万元,约占企业年销售量的一半。目前,公司在交通银行的贷款余额为390万元,按照合同,6月底必须还款20万元,年底再还上余下的370万元。”湖南省一家从事动漫及衍生产品设计服务的传媒公司负责人刘先生最近愁眉不展,“订单接了不少,但交货推迟了,结不到货款,眼下正是缺钱的时候。”
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客户经理小石来到公司开展日常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想到了交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项举措——对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实行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决定为刘先生争取一把。
小石连夜制定分期还款方案,第二天就带着同事迅速开展调查,核实公司国际贸易背景真实性,了解同业授信状况,主动联系担保公司取得支持,并马不停蹄地推进延期还款审批流程,最终在两天时间内顺利完成审批及还款调整工作。
“考虑到公司账上只有近6万元,每月还要支付1万多元利息,我们把6月底需还款的20万元额度降低为2万元,剩下的18万元留到年底还清。”小石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好比一场及时雨,帮我们顺利渡过难关。”刘先生激动地说。
跟刘先生一样,老李也是获益者。
老李是北京一家专门从事施工承包的民营企业负责人,今年5月,因甲方提出要延期支付劳务费用,尽管离贷款到期还有一段时间,但老李也为此陷入了焦虑。客户经理在排查客户情况时,了解到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立即为其申请了“无还本续贷”。通过优先审批的绿色通道,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很快完成了企业授信审批的全部流程,并在原贷款到期之前发放了续贷业务贷款,实现新旧贷款无缝衔接。
这些只是一个个缩影。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5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对10.9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
“今年以来,工行累计为近8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超过1000亿元、为3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办理延期付息超4.8亿元,涉及贷款金额超200亿元。”工商银行行长廖林介绍说。
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效果显著
延期还本付息是银行业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的重要抓手。2020年3月1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对符合条件、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至2020年6月30日。
为保障对受疫情冲击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的流动资金支持,有关部门先后两次出台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要求对2021年3月31日前到期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本金和利息“应延尽延”。
今年4月初,人民银行等部门再次发布通知,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对于2021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由企业和银行自主协商确定,继续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
小微企业融资期限与其自身资金运转周期不匹配,是困扰很多企业的一大痛点。为解决小微企业这种不匹配导致的还贷困难问题,尤其是疫情导致的小微企业资金周转暂时性困难,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推进,快速精准落地各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应延尽延”“应续尽续”。
专家认为,从整体上看,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实施为帮助小微企业克服流动性紧张、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降低融资成本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方面,应收账款周期高位回落,企业流动性风险得到缓解。疫情冲击之下,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周期快速抬升,现金流恶化。延期还本付息的实施为小微企业提高资金周转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活动持续恢复,企业利润大幅回升。今年前6个月,私营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长49.5%,改变了2020年初利润大幅下降的局面,也远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显著。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31%;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830万户,同比增长29.2%。5月份,新发放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93%,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2020年至2021年5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6.3万亿元。
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下半年,面对国内外依然错综复杂的环境,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结构仍需调整优化,对商业银行来说,应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机构应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将尽职免责、容错纠错等原则落到实处,让基层机构和客户经理‘敢贷、能贷、愿贷’。在发挥大型商业银行‘头雁效应’的同时,积极推动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主流银行与互联网银行、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协作,加快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小微金融生态体系。”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
廖林表示,接下来,工行将持续推进普惠业务高质量发展,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深入推进普惠金融系列措施落地见效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持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完善“敢贷愿贷”工作机制。坚持党建引领,把普惠金融作为“保就业、保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增强做好普惠金融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持续完善专项资源配置、绩效评价、尽职免责机制,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做好充分保障。二是增强“能贷会贷”服务能力。把数字普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专家治贷”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加快产品、流程、管理工具创新与应用,提升融资服务便利性、精准性与直达性。
同时,深化外部合作,将金融服务嵌入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全链条和各类场景,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普惠金融生态圈,让普惠金融更好地覆盖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