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出现一定的需求,到企业推出相应的产品,再到市场消费热潮的形成,在家电行业,这个周期说短也很短,说长却很长。对于老人家电来说,需求出现已有20年了,企业的产品也陆续推出10多年,至今还没有在一线市场出现消费的引爆潮。
今年以来,老人家电产品再一次迎来发展的新契机。日前,国标委公布2项涉及老人家电产品的国家标准;同时业内人士又透露,未来3、5年内还将会出现多项涉及老人家电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团体标准推出。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家电产业来说,过去的产品技术发展和创新,一直都走到产品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前列。如今,在涉及老人家电产品上,却出现了国家标准先于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步伐,这种局面是否会给老人家电产品的创新和市场引爆,增添新的动力和引擎呢?
对于众多家电企业来说,老人群体市场,又被称为银发经济,这些年来并不陌生。一方面,早在10多年前,中国家电业就已经出现一系列面向老人的家电产品。特别是近五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快速增长,以及独居老人数量的增多,他们对于家电等家庭必备品的需求提出了更多、更细致的要求;另一方面,虽然老人对于家电产品的使用,与年轻人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但是过去10多年以来在中国市场上,并没有真正形成一定规模的老人家电消费市场,更多还只是少数品类的局部性引爆,比如按摩仪、洗脚盆、老人手机等产品。
不过2021年却因为新的人口普查结果,让老人家电再一次走到了发展和引爆的风口上。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比为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此前,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老龄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可以看到,随着老人群体的不断增长,以及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双向推动,同时再叠加传统家电市场竞争白热化,大量同质化产品低价格恶战不断,这也倒逼更多的家电企业开始转向包括老人家电、母婴家电、儿童家电等细分市场的研发和拓展。最终,在今年以来围绕老人群体出现了一轮的家电新品上市小高潮。
目前美的、海尔、格力、海信等家电企业,已专门拿出资源进行老人家电的产品技术和功能研发,比如说美的还专门成立面向银发人群的内部独立经营体;同时,还有不少的中小家电企业,也看准了老人这个群体的强劲需求,以及他们对于家电产品的独特功能和体验进行产品布局。甚至还有企业在现有的家电品类之外,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模式,引进并开发一系列新的老人家电品类。估计会在未来几年释放成果。
不过从一线家电市场的经营和竞争情况来看,老人家电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仍然处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通道之中,目前还没有真正引爆:
一是,目前老人家电还没有形成规模和体系,重点还只是在空调、厨电、小家电等产品的适老性能和操作的研发上。在全品类家电的适老性技术和功能研发,相信还需要至少2、3年时间,才会形成一定的规模和阵营。
二是,家电企业内部对于老人家电群体的产品研发和经营,更多还处在少数企业的局部试点阶段,投入的人力、物力及资源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大企业平台上赋予小团队的主动创造力,不只是老人家电,包括母婴、儿童等家电产品上,都需要探索。
三是,老人家电的销售,到底是以线下为主,还是线上为主,或者线上线下全面铺开?老人家电的购买主体,到底是老人,还是他们的子女,这些都需要寻找答案。涉及老人家电的市场落地、售后服务、用户交互,家电企业还需要建立“从0到1”的新经营逻辑和体系。
由此来看,摆在众多家电企业面前探索老人群体市场经济的道路,还很漫长,而且涉及的各个环节等基础性工作,还需要夯实基础。与母婴家电,儿童家电一样,老人家电也是家电企业近年来积极拓展细分市场,推动产品技术和功能面向不同消费群体进行精准化创新的一种策略,既不能盲目推进、也不能无视不管。
今年的老人家电市场,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就是新一轮细分化发展的起点,最终还无法在一线市场上引爆一轮轮新的消费热潮,更不能形成一轮新的商业经济带!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