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2023年上半年福建省GDP公布!泉州上半年经济回升,亟须发力!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行业 > 正文  2023-08-07 16:40:34 来源:今日刺桐

关注泉州热门,设星标、点在看,精彩内容不错过>>


【资料图】

【核心提示】

2023年7月底,福建各市统计局相继发布了各自城市上半年度1-6月的经济数据。上半年,全市经济加速恢复向好,GDP、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较一季度明显回升。TOD研究所从数据中提炼了以下内容。

福建省: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

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比一季度提高5.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

福州市

上半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5781.46亿元,同比增长4.5%。

泉州市

上半年泉州地区生产总值5750.1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5.0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35.11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2520.01亿元,增长5.1%。

厦门市

上半年厦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6.43亿元,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8亿元,下降4.1%;第二产业增加值1413.93亿元,下降6.2%;第三产业增加值2302.02亿元,增长6.4%。三次产业结构为0.3:37.9:61.8。

漳州市

上半年漳州地区生产总值2792.20亿元,增长6.5%,增幅位列四城之首。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1.55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314.72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1255.93亿元,增长8.4%。

总结来说,2023年上半年是口罩结束以后经济复苏的第一阶段。随着国内市场逐步回暖,以及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线下消费场景快速恢复,餐饮、观影、旅游等接触性消费显著回暖。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是,当前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市场需求不足制约明显,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稳固,部分行业部分领域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道阻且长。

【相关观点】

2023年上半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25547.80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727.6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615.16亿元。

福州市以GDP总量5781.46亿元排名全省第一,占全省GDP总量的22.64%,GDP增量338.78亿元,名义增速6.22%。

泉州市以GDP总量5750.12亿元排名全省第二,占全省GDP总量的22.51%,GDP增量112.25亿元,名义增速1.99%。

厦门市以GDP总量3726.43亿元排名全省第三,占全省GDP总量的14.59%,GDP增量63.24亿元,名义增速1.73%。

漳州市以GDP总量2792.2亿元排名全省第四,占全省GDP总量的10.93%,GDP增量173.57亿元,名义增速6.63%。

其中宁德市名义增速8.5%排名全省第一,三明市名义增速-1.91%排名全省最后。

福州市GDP总量排名全省第一

福州成为福建省2023年上半年的GDP冠军,其GDP总量达到了5781.46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省内其他城市。福州市的成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

一方面,福州市的经济发展值得关注。福州市在上半年取得了如此亮眼的成绩,离不开该市政府的一系列有效政策和对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福州市政府在吸引外来投资、扶持创新企业、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这些都为福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另一方面,福州市的居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福州市的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改善,医疗、教育、就业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这些变化都让福州市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也为福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然而,福州市的成就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福州市在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这些努力让福州市成为一个更加宜居、宜游、宜商的城市,为福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福州市在2023年上半年GDP排行榜中名列第一,这一成就不仅仅体现了福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了福州市在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成果。福州市的发展经验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泉州市名义增速1.99%亟须发力

2023年上半年的福建各市GDP排行榜已经出炉,泉州市以1.99%的名义增速排名较低,表现相对低迷,亟须发力。尽管全省经济整体上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但泉州市的增长速度显然不如其他城市。

不过,即便如此,泉州市仍保持着一定的经济实力,其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领域的发展仍在不断推进。未来,随着泉州市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扶持民营企业等政策的措施的落实,以及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泉州市的经济发展有望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之,虽然泉州市在2023年上半年GDP排行榜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其在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泉州市有望在未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全省的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宁德增速第一,三明负增长,厦门放缓

从增速来看,上半年宁德市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实际增速达到11.1%,是福建唯一实际增速达到两位数的城市,名义增速也不低,达到8.5%,实际增速和名义增速均排名省内第一,但是相比去年,高速增长的势头有所下滑,主要是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发展动能在放缓。宁德经济发展后续能否持续发力,主要看宁德时代最终能把宁德市带得多高、多远。

增速排名第二的是漳州市,以实际增速6.5%和名义增速6.63%,排名省内第二名。这表明宁德市和漳州市在上半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增长。

增速排名第三的是福州市,上半年福州市经济发展稳扎稳打,GDP增量达到全省的1/3,有力地带动了全省的发展,总体而言,福州的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均衡,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抗风险能力较强,不会出现经济大起大落的状况。

福州市、南平市表现出色,名义增速均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全省的经济格局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各市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上半年,三明市是全省唯一名义增速负增长的城市,名义增速-1.91%,上半年负增长-26.41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二产业出现负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728.03亿元,下降1.0%。

上半年发展不理想的城市除了三明市,还有厦门市,厦门市上半年增速排名全省倒二,GDP增速只有1.2%,远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出现大幅负增长,下降6.2%,工业经济表现不佳。

众所周知,厦门市是外贸港口城市,是以出口和吸引外资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外向外资企业经济占比较高,今年以来厦门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上半年厦门外贸出口负增长1.1%,同时叠加外资企业(例如戴尔)撤离中国这种不利因素,外向型经济发展有潜在较大的风险,厦门通过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排名全省第三的厦门则更令人担忧了。今年上半年,厦门实现GDP3726.43亿元,仅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8亿元,下降4.1%;第二产业增加值1413.93亿元,下降6.2%。特别在工业方面,厦门市正面临着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上半年,厦门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6.6%,一季度更是比去年同期下降10.5%。投资也呈现回落态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8.7%,比1-5月回落2.0个百分点。

最后来说一下泉州,今年以来泉州经济发展同样不如意,上半年名义增速仅1.99%,增速排名省内倒数第三,GDP总量已经连续两年被福州超越,半年榜第一也没能保住,按往年两市上半年GDP占全年比重来看,福州今年全年GDP可能超过泉州500亿元以上,经济差距将越来越大。

上半年泉州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同样是第二产业的大幅负增长,泉州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和加工业,如鞋服、食品、石材、卫浴等,这些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技术含量较低,对成本和价格非常敏感。经济结构单一,意味着抗风险能力较弱,泉州需要加大力气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才能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工业是最大的“失分项”

为何工业成为这座工业重镇最大的“失分项”?和泉州产业过于传统、缺乏新增长点有关。

作为福建省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泉州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拥有九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包括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纸业印刷、电子信息等。这九大千亿产业的总产值,占到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九成以上。

不过,虽有9个千亿产业集群,但从性质来看,这几大产业几乎都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竞争力不强,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同时,其产业结构不优、大项目好项目接续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支撑不够等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今年一季度,泉州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了10.4%,在今年前2个月,泉州规上工业已经出现负增长: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6.6%。尽管上半年泉州工业经济回升明显,主导产业均呈现回升态势,但整体增速较低,无法和往年同期相比。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其传统产业必须加快转型步伐和转型力度,否则必定会在如今的城市追逐赛中受到制约。

今年上半年,泉州的工业增加值增长0.5%,九大千亿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明显,均比一季度加快,但整体增速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要知道,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泉州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定到了:“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5%,工业增加值增长6.5—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出口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按照上半年的经济表现来看,要完成年初的经济目标存在一定难度,下半年泉州还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总结

总的来说,福建省各市在上半年都取得了不错的的发展成绩,全省GDP总量达到了25547.80亿元。各市之间的竞争推动了整个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局面。同时,福建省也在不断加强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定位来看,福州是福建省会城市、福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厦门是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综合以上几点来看,如果你有钱、选择宜居城市,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那厦门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从实用角度出发,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潜力的话,福州一定是优于厦门的,毕竟这些年官方对福州的扶持以及福州整体的发展推进速度都有目共睹,接近1.2万平方公里的城市面积有足够的的发展空间,国家中心城市和强省会战略加持,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并且,随着高新产业的布局和升级,对人口的吸引力也会逐步加大,力争2025年前实现常住人口超千万的目标,也指日可待。

泉州,自2021年被福州反超后便难回福建之首。今年上半年GDP为5750.12亿,增长3.1%,重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三产带动作用明显、市场潜力稳步释放、投资信心有效提振。其中,泉州上半年工业大盘稳中有进,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0.5%,但0.5%的增速对于这座工业重镇来说,显得有些薄弱了。这要追溯到今年一季度泉州工业的骤然“失速”,一季度,泉州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了10.4%,GDP同比下降1.8%,是24个万亿GDP城市中唯一一个负增长的城市。

而作为全国民营经济强市的泉州更是难得,在没有强劲政策加持下,经济总量连续22年位居全省首位。从结构上看,泉州民营经济并非依赖某一种主导产业的延伸,而是多种产业的“百花齐放”。体现在数据上,到2020年,泉州共形成9个千亿产业,不少在全国都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然而随着而来的三年疫情,泉州的经济增速放缓,从2021年经济总量被福州小幅度超越,2022经济总量再次被福州超越,并且幅度进一步拉大。进入2023年,泉州的第一季度GDP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不禁让人提出疑问,泉州民营经济是否还能拉动泉州这艘船继续扬帆远航。

面对福州的崛起,泉州也需要有更多举措来加强自身的经济构建,深入强化民营经济结构,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相信泉州的民营经济一定能再度迸发,再次带领泉州经济继续扬帆前进。

不吹不黑,福建的经济发展,没有哪个城市独当一面,福州增速全国领先时候尚且没能碾压泉州,而泉州发动机一旦慢下来,厦门马上成了显眼包。

福州想持续领先,厦门想继续做强,必然都跟泉州息息相关,不要急于唱衰曾经的一哥,也不要认为各自为阵会万紫千红,三架马车已成历史,这个阶段或许结束了,但新的征程必定缺一不可!

【数据发布】上半年泉州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泉州2023上半年经济数据新鲜出炉!

今年以来,泉州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勇担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的主力军。上半年,全市经济加速恢复向好,GDP、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较一季度明显回升。

根据统一核算结果反馈,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750.1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5.0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35.11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2520.01亿元,增长5.1%。

一、农业生产趋势良好

稳产保供成效显现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5.08亿元,同比增长3.5%,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

种植业生产形势良好

上半年,全市农业产值57.58亿元,增长3.4%。水果产量、茶叶产量、食用菌产量分别增长6.8%、5.0%、3.4%,比上年同期加快2.4、0.7、0.4个百分点。

林业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上半年,全市林业产值3.65亿元,增长13.5%,连续5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畜牧业生产规模扩大

上半年,全市畜牧业产值43.06亿元,增长3.3%。肉蛋奶总产量14.79万吨,增长3.8%,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肉类产量10.20万吨,增长4.1%;禽蛋产量4.28万吨,增长3.9%。全市生猪出栏80.75万头,增长4.7%,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

渔业生产稳定

上半年,全市渔业产值65.30亿元,增长3.1%。水产品产量34.37万吨,增长3.0%,比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

二、工业大盘稳中有进

主导产业全面回升

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持平。

重点产业支撑有力

上半年,全市九大千亿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部比一季度加快,其中,纸业印刷增长23.3%,纺织服装增长5.7%,石油化工增长2.6%,分别比一季度加快29.6、9.5、5.7个百分点。

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

上半年,全市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63.9%,比一季度提高30.9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加速成长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0.5%,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3.7%,分别比一季度加快15.3、10.5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全市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3.1%,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5.3%

绿色低碳制造高位增长

上半年,全市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增长61.6%,比一季度加快79.1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量增速回升

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4.3%,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主要用电行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用电量增长13.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用电量增长9.5%,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用电量增长8.6%。

三、三产带动作用明显

各大领域物畅其流

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达71.2%,占GDP比重为43.8%

金融业持续领跑

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3%,增速连续5个季度居第三产业各行业之首。

批零住餐逐月看好

上半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6.5%,分别比一季度加快4.9和1.4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效率提高

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5.2%,比一季度回升5.9个百分点。货物运输顺畅流转,铁路货物运输量增长12.5%,公路货物运输量增长6.7%,水路货物运输量增长13.7%。旅客运输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铁路旅客运输量、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114.8 %89.0 %

房地产市场恢复稳定

上半年,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增3.1%,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7.6%

四、市场潜力稳步释放

消费结构有效改善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6.70亿元,同比增长4.2%

出行类消费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9.5%,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8.8%

建材家居消费逐步回升

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8.6%,家具类增长16.6%

线上消费保持活跃

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批零单位网络零售额增长8.7%;限额以上住餐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增长73.2%;限额以上住餐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增长57.8%

实体店消费稳步恢复

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便利店零售额增长3.0%,百货店零售额增长3.8%,购物中心零售额增长18.3%,专业店零售额增长3.2%

旅游市场强劲复苏

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3815.92万人次,增长49.4%,比2019年同期增长14.7%;实现旅游收入431.83亿元,增长60.8%。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客房收入增长25.6%,限额以上单位餐费收入增长14.8%

五、投资信心有效提振

招商项目竞相履约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7%,比一季度加快12.5个百分点。

工业转型升级态势良好

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6.1%,比一季度加快14.1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13.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3%,分别比一季度加快11.2和17.1个百分点。

重点产业投资持续提速

上半年,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14.4%,比一季度加快11.6个百分点。其中,机械装备产业投资增长68.9%,建材家居产业投资增长27.9%,食品饮料产业投资增长20.0%,分别比一季度加快35.6、15.4和10.3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进度加快

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5.2%,比一季度加快33.4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32.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21.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6.7%

投资项目接续后劲充盈

随着“抓开放招商”行动的深入推进,上半年,全市项目投资增长26.7%。其中,新开工项目746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32.8%,完成投资增长20.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8个百分点。

建安投资拉动明显

上半年,全市建安投资增长16.3%,比一季度加快14.6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3.5%,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个百分点;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0.1%,增速居各行业之首,比一季度加快9.1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入增势强劲

民生领域保障有力

财政收入增长超两成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73.26亿元,同比增长20.5%,比一季度加快7.9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7.00亿元,增长22.0%,比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

财政保障民生支出同步增长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5.51亿元,增长7.8%,比一季度加快7.1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9.4%、16.3%和23.1%,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七、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存贷余额同步提升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118.91亿元,同比增长12.4%,比5月末加快1.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331.02亿元,增长12.0%,比5月末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住户贷款余额5976.59亿元,增长24.9%,比年初增加276.59亿元,同比多增109.80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5314.14亿元,增长13.8%,比年初增加411.73亿元。

八、居民收入保持增长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38元,同比增长6.0%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66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0元,增长7.2%,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快2.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15,比上年同期缩小0.04。从收入来源看,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6.0%、5.2%、7.7%、6.3%。

九、市场价格温和上涨

主体消费“六涨二降”

上半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8%。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六涨二降”。

其中,上半年,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3.3%,衣着类上涨2.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2.3%,医疗保健类上涨0.2%,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8%;居住类下降0.3%,交通通信类下降4.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上半年,粮食上涨0.5%,鲜菜上涨1.1%,畜肉上涨1.6%,水产品上涨5.5%,蛋上涨3.0%,鲜果上涨10.5%。6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4%。

来源:泉州统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