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3D打印技术,骨骼的“私人定制”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行业 > 正文  2023-08-08 19:32:29 来源:恩施市中心医院


(相关资料图)

“3D”成为炙手可热的词汇3D电影、3D游戏、3D投影仪……各种3D产品扑面而来但是3D打印技术用于骨科很多小伙伴就会有疑问了可以干什么?下面,告诉大家骨骼也能3D打印!!!

3D打印引导下病灶定位

骨科3D打印技术是借助于人体骨骼1:1大小实体模型,实现个体化定制,解决了复杂精细骨科手术“看不见、摸不到、拿不准”的难题,将复杂的情况更直观地展示在临床医生面前,使局部复杂的骨折或病灶变得相对容易,手术规划更加精准。

7月27日,恩施市中心医院骨科完成一例“3D打印引导下踝关节镜下左踝关节探查+辅助小切口距骨病灶清理术”。经过一周的随访复查,困扰患者小朱4年之久的踝关节疼痛终于得到解除,术后病理也印证了术前的判断。4年前,小朱开始感觉“左侧踝前静息性疼痛”,并且夜间疼痛明显,需要长期口服止痛药物。4年来,小朱到多家医院就诊,共计花费七万多元的医药费,疼痛仍然不能缓解。22岁本应是活蹦乱跳的年纪,却不能快走和跑步,这让小朱感到非常痛苦。小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带着资料找到了骨科二病区的副主任医师马骥。经过详细追问病史以及查体,马医生经过反复比对,确定患者的左侧踝关节距骨颈内存在一个不易察觉的病灶,听到患者诉说有“夜间痛”,会不会是“骨样骨瘤”—— 一种不太常见的骨肿瘤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

由于患者已经做过一次手术,局部的瘢痕增加了寻找病灶的难度。需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彻底清理病灶、减少术中出血、得到预期结果。面对这一“难题”,骨二科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与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创伤关节外科段小军副教授远程会诊,决定在3D打印剖面模型的引导下进行手术,且主要在踝关节镜下操作的方式减小手术的损伤。

依靠1:1的3D模型,骨二科团队进行预先测量、规划手术通道,并在模型上预演。在段教授的指导下,马骥副主任医师和马健主治医师共同为小朱进行了“3D打印模型引导下踝关节镜下探查+辅助小切口距骨病灶清理术”。由于有了3D打印的模型,病灶定位非常精准,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避免了长时间的暴露及损伤,降低了手术风险,加速了患者的康复。

骨科3D打印据骨科主任李进介绍,3D打印以及增材技术在骨科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医患沟通宣教、定制假肢和支具、了解复杂骨关节损伤细节、测量复杂骨骼畸形程度、制作手术导向定位模型、以及定制个性化骨骼替代假体、甚至培养组织器官等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复杂骨折、脊柱侧弯的分型、骨肿瘤的鉴别、关节损伤的严重程度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意义。3D打印技术如同汽车安装了GPS,骨科手术变得相对容易,手术的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

关键词: